露的五行是多少画?

屈万里屈万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露字五行属火,繁体笔画数共有20划 露 lòu 【动】 (形声。从雨,路声。本义:雨水降落) 同本义  〖rain〗

古文字中“雨”、“露”同源,都象降雨形,故两个字古音近。“露”在《说文》中即列于“雨”部。“雨雪霜露”皆由天上降下。“雨露”连文,始见于《礼记·祭义》:“清早而祈,日加辰而雩;旱甚,则有祷而无应;极矣,斯须之雨,不谓之不速也。” 又如:晨露(清晨的露水)、甘露(甘美的露水)、寒露(气温低于摄氏度零度以下,空气中的水气夜里遇冷形成细微的水滴悬浮空中,早晨阳光照射,折射成五彩缤纷的幻景)、白露(气温摄氏零度左右,空气开始有露水出现)。 引申指“暴露”“显露”——与隐藏、隐蔽相对。多指无遮拦地裸露或暴露。

胥洪春胥洪春优质答主

露字的金文写作,左二水,右为一个玉器“录”(隶定写作“”。徐灏《说文解字注笺》云:“露,犹渎也,谓水下流如渎,洒下如雨之著于物也。篆文从水,而声符之在旁者像下洒之形。”徐灏认为,露字的本义指露珠儿在草木、泥土、金属等物体表面上的分布状态。本义的引申义指像露珠儿一般在物体表面洒开、散布,即露出来、显露出来、泄露出来的意思。如露出、露脸、露宿、露宿、显露、明显、露富、露馅、露宿、露水、泄露出等。露字的构形理据在后起字“洒”中表现得非常充分。在“洒”字中,省去“露”字中的“水”,“露”的声符和“及”构成一个新的会意字“”(隶定写作“”,即“灑”的省形字“灘”),表示下洒之形。“灘”与“水”会合为“灑”,义为水下滴、下落,其“水”是语义表示成分。

露字的本义是露水,“露”字即“露”的俗体或后起字。从《说文解字》的解说可以看出,本义的“露”与“渎”、“雨”有同源关系。《诗经》中有一首民谣,叫《野有蔓草》(《郑风》),其中有两句:“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。”前一句是说,在郊野间有一片蔓生的野草连成一体(蔓:连),后一句是说,有露珠儿洒落在野草之上,露珠儿既多又大。这里,用“零”字表示“露”如雨飘落,洒在蔓草之上。“零”字的本义就是细微的雨、小雨、冷雨(参见“零”字条)。这里,与“雨”同源的“露”字是本义用法。再如,“日出而林霏开,云归而岩穴暝,晦明变化者,山间之朝暮也。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……朝而往,暮而归,四时之景不同,而乐亦无穷也。”(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)前一节用一句话概括了山陵在朝暮变化中的景象,然后用一句概括了山陵在四季变化中的景象。其中“云归而岩穴暝”是写傍晚时分云雾聚拢,山谷、洞穴一片昏暗。这里,“暝”当昏暗讲,“归”字是本义用法,即本义返回、归还。日落西山,晚风把云雾从四面八方吹回山里,所以峡谷和岩洞一片昏暗。再如,“方其远出海门,仅如银线;既而渐近,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,大声如雷霆,震撼激射,吞天沃日,势极雄豪。杨诚斋诗云‘海涌银为郭,江横玉系腰’者是也”的一段文字,其中,“际天”是接近于天,这是从海宁远望出海口的钱塘江大潮,海潮如玉砌的城墙、雪堆的山岭一般,一齐涌向天边。再来看下面的用例。《诗经·召南·野有死麇》:“野有死麇,白茅包之。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。”“白茅包之”是说用洁白的茅柴去包裹獐子。再看《楚辞·九歌》:“采三秀兮于山间,石磊磊兮葛蔓蔓。”“采”是采撷的意思。“三秀”是一种能吃的像菌类的植物。这是说山间野草茂盛,石头和葛藤杂乱无章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